關於和合信
關於我們
結婚禮盒
中西式禮盒
零售大餅12兩重
餅乾糖果
祭神祀品
婚禮小物
中秋禮盒
特製祭品
滿月週歲
訂購單下載
聯絡資訊
尋訪餅店
鹽水景點
相關連結
雙層中西式喜餅
為了客戶的健康,本店自炸豬油
30年代的紅盤子
網站架設
訂購單下載須知
鹽水景點
相關連結
訪客人數
現在位置:
首頁
>
景點風光
【
大豐南天宮】
南天宮最早奉祀神明廣澤尊王,考其淵源,應追溯蔡觀音未降生前。曾有一位中國人士,隨身奉祀一尊高只數寸,巧雕細琢,玲瓏精緻之神像,即現祀於青峰寺殿(佛祖左邊)內之開基廣澤尊王。據載廣澤尊王昆仲共一十三位,尊稱「十三太保」,本廟祀奉者乃是四太保。
【
八角樓】
八角樓是鹽水區保留最完整的木造建築,為鹽水區地標之ㄧ,八角樓約於距今120年前建造,全棟以木材建成,建築形式古樸典雅,其建築特色顧名思義為八角造形,現存的八角樓
是
第3進
,有兩層樓,一樓為磚造,二樓全為木造,日本伏見宮貞愛親王曾駐守八角樓,庭院內現有「伏見宮貞愛親王御遺跡鹽水港御設營所」石碑。
八角樓年久失修,於921震災時更受巨創,台南市政府文化局爭取行政院文建會經費挹注,於2005年底完成整體修復工程,八角樓又再度以他獨特美麗姿態,屹立於月津古鎮。
【
武廟
】
武廟是鹽水最有名的廟宇還不夠,應該說她是台南市最有名的廟宇。武廟建廟270餘年,供奉關聖帝君,廟內巨大的木製樑籤為嘉慶8年(1803)改建所留,古香爐、聖旨匾都是紀錄武廟歷史的重要文物,武廟是鹽水區的地方公廟,也是當地民眾重要的信仰中心。每年蜂炮期間,神轎自武廟出發繞境,展開為期兩天的蜂炮活動。
「正月十五小過年,火樹銀花鬧翻天」,全國最有名的民俗活動就從武廟開始。施放蜂炮一開始是為消除瘟疫,燃燒蜂炮送走瘟神,而後慢慢演變為國內元宵節最重要的儀式,鹽水區在這一天,往往搶進各大媒題的頭條,萬人湧進鹽水區,來到武廟,隨著神轎,衝著蜂炮,祈求關聖帝君賜與未來一年的平安順利。
【大眾廟
】
明永曆16年(1662),鄭成功部將何積善將軍,在現在的大眾廟前闢港,港內船帆商旅聚集,何積善將軍有感於商旅往來勞頓,便在碼頭西側古榕樹下,蓋了一座涼亭供商旅休息之用,由於月津港是由急水溪、八掌溪與海水所匯聚,故取名為「聚波亭」,文人雅士常聚於亭內,吟詩頌景,佳句不少,
「聚波漁火」即是古月津8大景之一。
乾隆6年(1741),信眾為感念供奉於船上的「雷府大將軍」的庇佑,便集資在港邊古榕下建廟,廟名沿用「聚波亭」,又稱之為「大眾廟」。
【鹽水親水公園】
鹽水因水而得名,又因河港由東而南轉西有如半弧彎月,所以也稱為月港或月津。清朝時鹽水有船舶可直航大陸福建,為嘉南地區商貿農產集散地,商旅繁華盛極一時,留下了月津八景的美談。如今繁華落盡,只留下一個小水塘供人緬懷,令人不勝唏噓,如今鹽水區因為月津港風華再現的補助,期望再創造鹽水往日的風華。
【橋南老街】
橋南老街緊鄰昔日鹽水港舊航道,是當時商業發展形成最早的一條街道,老街上一家外表不甚起眼的「泉利號」手工打鐵的百年老鐵舖,老師傅李一男與其子李信賢父子倆繼續著打造老街歷史的傳奇。
【五十三將軍忠義烈祠】
清道光十二年(1832)白河發生張丙 事件,戰事波及廟水堡,戍守東門場的 官兵張榮森等五十三人殉職,至變過後 立有一碑,至二戰後,建成小廟供人 祭拜。
【鹽水小火車站】
鹽水小火車站屬台糖公司所有。早期是民眾前往新營的交通路線,更是輸出鹽水糖的重要「經濟動脈」。隨著台灣糖廠紛紛關廠停產及公路的興起,小火車站失去了交通運輸、糖產輸出的功能,已功成身退的正式走入歷史,留下的是鹽水人多少的不捨和懷念。
電話: 06-6521712 傳真:06-6529045 手機:0937301852
E-MAIL: hohoshin71@gmail.com
地址:
台南市鹽水區朝琴路71號